我们国家标准代号分为GB和GB/T。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标准的代号、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和国家标准发布的年号(发布年份)构成。GB代号国家标准含有强制性条文及推荐性条文,当全文强制时不含有推荐性条文,GB/T代号国家标准为全文推荐性。强制性条文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标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1、
企业战略与影响力提升:国家标准具有唯一性,优先抢占市场地位,有助于品牌宣传,提升企业在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有效
地规避竞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赢取更高的发展空间。
2、
企业发展提升优势:
(1)对于准上市企业或有计划上市的企业,拥有标准参编单位资质,对于上市进程会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2)融资估值提升;
(3)招投标加分甚至控标;
(4)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资质认定加分;
1、适用于整个行业;
2、较国家标准和影响力稍低,高于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
3、研制周期较国家标准短;
4、相对于国家标准制定,对于企业的资质要求稍低,可升级为国标;
5、各省市补贴力度普遍在30万以上;
6、拥有重要性和排他性,有利于抢占行业话语权及领导地位;
1、适用于本联盟或团体,其他企业供参考;
2、技术要求或技术指标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3、标准研制周期很快,3~6个月即可完成整个标准制定并发布标准文书;
4、招投标加分;高企认定、蹬羚企业等资质认定有一定推动和印象加分
5、各省市补贴力度普遍在10万
6、可升级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向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辖市(含地区)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部署制定地方
标准年度计划的要求,由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年度计划的要求提出计划建议;省、自治区、直辖
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计划建议进行协调、审查,制定出年度计划。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制定地方标准的年度计划,组织起草小组或委托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省辖 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起草。
(三)负责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或起草小组,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分析、试验验证后,编写出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与编制说明,经征 求意见后编写成标准送审稿。
(四)地方标准送审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或委托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
部门组织审查。审查工作可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组织生产、使用、经销、科研、检验、标准学术团
体等有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查。审查形式可会审,也可以函审。
(五)组织起草地方标准的单位将审查通过的地方标准送审稿,修改成报批稿,连同附件,包括编制说明、审查会议纪要或函审结论、
验证材料、参加审查人员名单,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编号、发布。
(一)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三)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四)工艺、工装、半成品和方法标准;
(五)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